无防护的课堂一名学生的尴尬经历

无防护的课堂:一名学生的尴尬经历

在一个平凡的春日下午,我穿过校园的小径,心情有些沉重。今天是星期五,上完了数学和语文课,现在轮到英语了。我走进教室,看到我的英语老师正在讲台上准备着,他那不戴口罩的模样让我感到一丝不适。

教室里的紧张氛围

我试图尽量坐得远一些,但总感觉他的呼吸在空气中蔓延,每一次深呼吸都让我心跳加速。我注意到其他同学们也都显得有些不安,他们有的调整座位,有的低头做笔记。但我知道,这样的行为只能暂时掩盖真正的心理压力。

老师的话语引发疑惑

老师开始上课,一如既往地热情洋溢。他向我们介绍了一篇文章,然后分配作业任务。这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,却让我心里充满了疑问:为什么他没有戴口罩?难道他不知道现在疫情还没完全过去吗?

学生之间传递的情绪

我悄悄地瞥了一眼旁边的同学,那个本来就有点神经过敏的小明,他脸色煞白,手里紧紧握着书包的手已经青紫了。这种无形中的恐惧感让我们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共鸣,我们通过眼神交流表达出了同样的忧虑。

隐秘的心声

当老师提出要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,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。如果我不能接受这个课程,那么我的成绩会受影响,而这又可能影响我的大学录取。不过,如果继续参加,那些未知风险又该如何面对?

无奈之举:捏一节课

就在这时候,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冲击着我的脑海——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就只有采取极端措施了。在一种无比绝望中,我决定采取行动,不顾一切地站起来走向讲台,并且轻轻地说出那个无法言说的请求:“请您戴上口罩。”

后续及反思

尽管那句话说出口后教室内瞬间陷入死寂,但随即爆发出的是惊人的支持与理解。那天之后,一些同学纷纷表示愿意陪伴他们担忧的人一起学习,同时也有人主动提议制定更严格的一系列防疫措施。虽然学校最终并没有改变现状,但我们的勇敢和团结成为了我们共同抗争的一个重要起点。

从此以后,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其他公共场所,我都会更加坚定地要求安全第一,因为每个人的一次选择都是对于健康生活态度的一次体现。而那位英语老师,也许从未意识到,他的一个小失误竟然触动了那么多人内心深处的声音。

下载本文zip文件